Finally they are making the right decision(link).
不知道為什麼,擁有百年職業歷史的運動老會有一群人成天在靠北說傳統多重要,說雖然新科技可以做什麼幫助,傳統也有它過氣跟不公平的地方,但這才是這運動的美啊之類云云。
其實只是自己看慣了舊方式,不能習慣它有改變,所以就拿傳統來壓人吧-_-
最有名的case就是足球比賽堅持要只有一個主裁判了。反正理由就是騙裁判也是比賽一部份,是比賽的美,大家要接受。不過為什麼邊這樣喊邊每年開會討論怎麼防堵假摔我就不知道了,反正那些UEFA的人腦袋結構都怪怪的。
職棒的話,最大的就是這個利用重播幫助判決的爭議。
這傳統也很鳥。因為現在手套可以不用古早那種接到手會痛死的軟布,練身體也不用走古方跑步而是做重訓,四個壞球上一壘也不是十個,投手也不會跟以前一樣丟慢球給打者打而是摧火球,連觀眾席上也很不傳統的用電子看板。這些竟然都OK,但就是不能接受有判決爭議時用電視畫面協助判斷。
反正會跟Bud Selig持一樣意見的人,腦袋在想什麼也不是我可以理解的XD
Selig的理由很怪,他說這樣搞會讓比賽時間拖長。問題在,真的會嗎?
按這次預定使用instant replay的時機,是在判斷一顆球是否會變成全壘打。這是一個發生時幾乎必定會有教練衝上去理論吵個半天,又可能影響一整場比賽勝敗的關鍵判決。我的想法是,既然這種情況判對判錯的影響很可能就是一場比賽勝負,真的發生這類close call,是不是一定會有球員和教練出來理論?而如果真的很接近很難判,是不是一堆裁判一定會聚在一起研究個沒完?而跑出的結果總有一邊不滿意,那如果後來判定的結果符合出來靠北那邊的期望,另外一邊不是又會跳出來靠北?
那麼有這種爭議就大家來看電視螢幕,結果出來後吃虧那邊摸摸鼻子算了,不是反而還比較快嗎?
Bud Selig的理由,其實就跟台灣這邊有些人會說多投三振用球數就會多一樣,乍聽之下好像有通實際上根本就不是那麼一回事。
裁判工會則是說實際細節還有很多要考量啦,比方說跑instant replay時球員都換局回休息室了,最後結果逆轉難不成要叫他們出來嗎?這個就更怪了,會發生這種爭議判決的時候總教練一定會上去靠北,我們沒見過防守球員在有教練靠北時自動走回休息室的吧。
在我覺得,這次投票通過的instant replay,對時間的影響就算有也不大,搞不好還是加速。而且最起碼我們不用再看到某年季後賽某個NYY小弟弟伸手進場內把球抓走幫助他們贏比賽結果那小弟弟竟然還變成全城英雄這種荒唐事(別隊的球迷幹這種事就一定被趕出場的)。不過目前只有全壘打判決會引用,也不確定是明年球季一開始就會用重播還是季後賽才開始用,但我希望這個instant replay適用範圍可以再擴大,可以讓其他類的爭議判決也適用。
最起碼季後賽必須要有這類機制,球季賽不用差別不大。
雖然將instant replay擴大適用到幾乎所有的爭議判決,會有被濫用、什麼鳥事都被拿出來要求裁定的問題(這樣才真的會拉長比賽時間),可是季後賽時間被拉長比較沒有關係,場場都重要的比賽我寧願比賽拖長一點也不希望看到錯誤判決毀了整場比賽結果。而且,其實可以導入類似NFL的所謂的challenge制,就是如每支球隊一場比賽有兩次挑戰機會,可以在任何時候拿出來用,用instant replay來挑戰裁判判決。可是如果挑戰失敗,裁判維持原判,那挑戰機會就扣一,如果挑戰成功,那挑戰機會維持不變。當然,例外是好壞球判決的挑戰僅限第三好球或第四壞球,或是好壞球判決的挑戰無論是否成功都扣一次挑戰機會。
這樣做最大的缺點,恐怕就是像類似Chuck Knoblauch手套離跑者幾公尺裁判卻判觸殺的play以後不會再發生吧。不過這種烏龍算傳統的美嗎…?
期待instant replay正式實施,並希望它能擴大適用。
- Nov 07 Wed 2007 14:24
GMs vote for instant replay
- Nov 02 Fri 2007 00:50
吃人不吐骨頭版乳摸
話說有台媒不知道上哪裡看來的神奇乳摸…
MLB/洋基想換卡布瑞拉 馬林魚要休斯當籌碼
2007-10-31 16:52/特約記者盛紹達/綜合報導
紐約洋基明星三壘手A-Rod確定出走,洋基為了補強1年50轟150分打點的漏洞,希望補進像是佛羅里達馬林魚強打少年卡布瑞拉,美國【邁阿密先鋒報】表示假如洋基想要這位強打少年,至少要拿年輕有潛力的選手來交換,而馬林魚較傾向拿投手來交換。
A-Rod確定出走的消息引起許多的爭議同時,洋基補強打線計劃沒有遲疑過,A-Rod本季54發全壘打156分打點的成績,洋基對於尋找補強陣中缺少一門大砲,將腦筋動在馬林魚的卡布瑞拉身上。
洋基要卡布瑞拉不是沒有原因的,卡布瑞拉本季打擊率0.320、34發全壘打119分打點,今年才24歲未來前途一片看好,下一季才因薪資仲裁薪水提升至1100萬美金(約3.5億),而2009年合約結束將投入自由市場,假使洋基交易到這位強打少年來到球隊,卡布瑞拉不僅可以守三壘,也可以守一壘甚至擔任指定打擊的工作,對教練團來說是可以靈活運用的活棋。
但是想要交易卡布瑞拉代價當然不低,【邁阿密先鋒報】表示假如洋基想要這位強打少年,至少要拿年輕有潛力的選手來交換,而馬林魚較傾向拿投手來交換。就指出假使洋基想要拉攏卡布瑞拉到陣中,起碼要將隊上年輕有潛力的選手當作籌碼,像是現在洋基外野手卡布瑞拉(Melky Cabrera)這類的選手,「牛奶先生」卡布瑞拉本季在洋基0.273打擊率、8發全壘打73分打點,優異的守備而且年僅23歲,未來前途也是一片看好。
但是這項卡布瑞拉換卡布瑞拉的交易可能不會實現,馬林魚缺乏的是較有潛力的投手,像是休斯這類型的投手,休斯已經被定為明年洋基陣中3號、4號先發投手,洋基是否會犧牲一位先發投手來換取打線的補強還有待觀察。
我是不懂為什麼一些Yankees迷老愛把Melky Cabrera講得像是神一樣,又一直說要拿他去交易是啥意思啦。既然那麼強的話留下來自己用啊。把他講的像是個名人堂球星,自己又不用,拿他去別隊換又都要人家王牌,根本就是搶劫。
別做白日夢了,這種事情只存在於電動裡。
喔,話說回來,王葛格的Elias Sports Bureau player rankings出來了,87.897分,比John Lackey低一點。話說Lackey第一次申請薪資仲裁,最後是跟球隊達成一年$3.76M的協議。我想到時王的價碼很可能會比照Lackey,所以就估個$3.5M上下0.25M,也就是$3.25M~$3.75M吧!看到時猜得夠不夠準:p
- Oct 29 Mon 2007 23:17
A-Rod行使脫逃條款
最高興的應該是Texas Rangers吧XD
在Red Sox拿到世界大賽冠軍後,阿拉不給老東家機會,直接宣布此一消息。
感覺上,絕大多數美國的球評在先前都預期阿拉會行使脫逃條款,只有少部份人認為因為阿拉就算進自由球員市場,也拿不到比Yankees能offer給他更多的錢,所以在Cashman放狠話說NYY不再追逐阿拉下,他就很有可能就範,為了錢繼續留在Yankees。
說實話,如果Yankees說話算話,阿拉少了這個大買主,的確不一定能拿到比現在檯面上更好的offer。Yankees為了預防阿拉脫逃,預先準備一張可能每年$28M然後五年的約。他們的如意算盤很明顯,當初Rangers和Yankees談阿拉交易,內容之一是Rangers要幫忙負擔薪水,未來三年只要阿拉不使用脫逃條款,Rangers需要每年各付$8M給Yankees(好像,懶得查多少錢XD),也就是說Yankees其實付給阿拉的薪資都比帳面上少得多。他們現在就算喊給阿拉一年$30M,其實只需要從自己口袋掏出$22M就夠,所以他們自然不希望阿拉進FA,到時簽回來就不能繼續向Rangers土匪,要花的錢就多的多。
只是我很懷疑Yankees口嫌體正直,真的會那麼誠實的說不追就不追嗎?我猜Scott Boras恐怕也是想到這點,他現在只要對Red Sox跟Mets使點小動作,讓他們拿出一滴滴的興趣,就足以讓姓Steinbrenner的坐立難安了。
Scott Boras的想法當然大家都知道,就是不斷叫球員進FA,再用他的利舌去幹大合約來。現在把阿拉丟進市場拿不拿得到平均一年$25M的約很難說,這是他要冒的風險,不過其實我們知道FA市場就算29隊都說老子不跟,只要有一隊腦充血,價碼就會被開上去。當年阿拉也是大家都覺得一年$20M不知道要不要掏錢出來時,就冒出Rangers喊了十年$252M,等到Rangers發現這價錢根本是自己跟自己競標,已經來不及。
那現在市場上有沒有同樣腦充血的人?有啊,你看看那個上次拿冠軍時中國人還在纏小腳的CubsXD
而阿拉本身是怎麼想的呢?他當年為了追逐史上最高薪,去了Rangers,差點未來十年都要囧在那敗多勝少的隊看人家打季後賽。現在他很有可能重蹈覆轍,又拿高薪跑到某隊去,結果壓縮該隊薪資空間讓他們變成萬年爛隊。而他為什麼還要接受Boras的安排?
我當初是認為,讓阿拉決定要不要閃人的關鍵,在他是否願意繼續守三壘,還是他想要重回游擊區。Yankees的人雖然常常說一切都是阿拉害的,把他當戰犯,而且他還需要跟Jeter假媽吉;不過這球隊可以給阿拉打季後賽的機會,他們提出的offer也未必比他進FA能拿到的低。
但Yankees唯一不能給的就是SS這個位置。
跟年初時我百分之百知道松坂一定會打Boras的槍來打MLB不同,這次我並不知道阿拉對於想回SS這位置的急切度在哪裡,所以我其實沒有那些顯然很了解Scott Boras的美國球評那麼篤定。反正果然如他們所料,阿拉不用再成天挨罵,也不用再跟Jeter五四三了。
Cubs快上吧XD
- Oct 25 Thu 2007 09:20
Paul White流世界大賽交戰隊戰力圖
Paul White是USA Today以前辦的週刊Baseball Weekly的頭號寫手。
每年,Baseball Weekly都使用這個分析法做季後賽戰力評估。分析哪一隊最有機會取得冠軍。
Paul White的戰力圖分成五個項目︰
- hitting︰這支球隊的打擊能力。
- pitching︰這支球隊的投手能力。
- defense︰這支球隊的守備。
- bench︰板凳和牛棚的戰力。
- manager︰總教練的勝率跟打季後賽的經驗。
- postseason experience︰這支球隊打季後賽的次數。
從1到10分。
那麼,我們使用這個圖表,來分析這次世界大賽兩支隊伍的戰力吧!
Team | hitting | pitching | defense | bench | manager | postseason experience | Total | Boston Red Sox | 9 | 10 | 9 | 8 | 8 | 9 | 53 |

Team | hitting | pitching | defense | bench | manager | postseason experience | Total | Colorado Rockies | 8 | 7 | 10 | 8 | 8 | 1 | 42 |
由此可以看出Red Sox佔有明顯較高的優勢。
但使用這個分析法,這次打季後賽的八支球隊中誰分數最高呢?
Team | hitting | pitching | defense | bench | manager | postseason experience | Total | New York Yankees | 10 | 8 | 8 | 8 | 10 | 10 | 54 |
我不知道Baseball Weekly後來吃屎停刊,是不是因為他們連這種分析法有什麼問題都看不出來XD
- Oct 22 Mon 2007 12:05
World Series for Red Sox!
會有人跳出來說這種英文老外看不懂嗎XD
其實內文跟標題一點關係都沒有。Tim McCarver名言集。
都是第一局時聽到的…
- Tim McCarver曰︰一個速球投手握球時手指扣的越緊,投出的球就越慢。(按︰啊!?)
- Tim McCarver曰︰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投手在二好球時要丟變速球!他可以丟外角曲球、外角滑球,但變速球?不能理解!(按︰囧~)
我才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他以前可以打大聯盟。
麻煩老袁跟老常,口譯美國轉播單位我沒意見,但請不要連白癡轉播的都口譯好嗎-_-
恭喜Red Sox!
- Oct 21 Sun 2007 00:07
王建民與程咬金、2008薪情展望
力挺這篇文章(不是前面講COCOLO那部份XD)。
我挺的是這一段︰
早上在同事的介紹下,我和udn的某位「知名球評」MSN了一早上,坦白說是不太愉快的。談棒球會談出火氣,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大家對於各個球員的評價都不一樣。我們的衝突點很簡單,還是在王建民。
他一直堅持王建民將會與Johan Santana一對一交換,然後可以獲得4年以上,平均每年1000萬美金的合約。
我則是認為王建民大概離不開洋基,然後會在大聯盟對球員的限制下一年換一約(當然可能會年年都上仲裁法庭),明年大概薪資在200~250萬美金左右。
我實在對這位「udn知名球評」是誰很感興趣,如果這種水準能夠掛上知名球評的招牌,那我可不可以自封萬惡之首?XD
基本上我覺得,兩種不同意見要做爭論,最起碼還要給旁人一種「其實各有其道理」的印象,上頭那段我覺得只像是有個大外行在挑綱,一看就像是完全沒聽過薪資仲裁是怎麼一回事。而且搞不好連投手記錄都看不懂-_-
「王建民將會與Johan Santana一對一交換」。咳咳,除非不知道在瘋狂什麼的部份王蛋塔迷(按︰指完全不看現實,把王建民視同葡式蛋塔或牛角麵包一般的流行品膜拜的迷們)外,正常的死忠王迷也會承認這兩個人處在完全不同的等級。這跟你在五六年前拿蛋頭Jason Schmidt去比Pedro Martinez一樣,不是說蛋頭不好,可是Pedro當時的手臂是上帝借他的,凡人要怎麼跟神比?現在也是一樣啊,上帝的左手接到Johan "程咬金" Santana身上去了,你不能拿人類去比啊。
最近六年投1179局,被打916安(平均1.29局被打一安)、保送294次(平均4.01局投一次保送)、三振1289次(平均0.91局投一次三振),防禦率2.92的投手A。
最近三年投533.2局,被打545安(平均0.98局被打一安)、保送143次(平均3.73局投一次保送)、三振227次(平均2.35局投一次三振),防禦率3.74的投手B。
誰都看的出來,B不管任何一點都不如A,就算是把A代換成火星人B代換成你家親戚,你都不能說B比A強,或這兩個在同樣等級啊。
Santana明年的合約要價$13.25M而已,租神的左手一年來說這種價格算bargain。Twins付不起嗎?跟Torii Hunter說掰掰就有$12M預算了,Carlos Silva弄掉又多$4M,還不考慮要怎麼決定Nathan之下就已經可以付了耶,有球隊會為了一年少花$10M拒絕神的任何一隻手臂?除非這隊太窮又不想打季後賽。目前的Twins可不是這種沒競爭力的球隊。
再說,若真的要換,王也不會是30隊中Twins能挑的最好人選,絕對有一票球隊捧著兩三隻閃閃發亮的優秀prospects排隊,Yankees若只是出一隻王,或是王加垃圾加垃圾這種package,要Twins憑什麼感興趣?且王是滾地球投手,Metrodome明年還是Twins的家,他們會傾向於將王在那座球場投球水準下修,這樣就差更多了。最後,如果我是Twins的GM,我大可以留著Santana打到明年All-Star week,如果下半季決定舉白旗了再來當賣家,照樣一堆想拼季後賽的球隊要捧頂級新秀來換,如果到時不是賣家我也不過再花近$7M再用他當王牌半年,這是最划算的。
當然我不是說王就一定不可能被換去Twins,不過Yankees若想在這個季末就換到神之左手,不用Joba Chamberlain當交易主角再配其他人來換,我想是不太可能。王建民一換一?Cashman應該想都不敢想。
「可以獲得4年以上,平均每年1000萬美金的合約」,這裡更搞笑了。我不知道那位球評先生是認為這約會是Yankees還是Twins給的啦,但如果他認為是Yankees,這就奇了。連含NYY的金湯匙出生的Yankees F4之一Derek Jeter,都沒有在薪資仲裁的期間得到球隊給的長約,都要一年一年跟球隊仲裁,Yankees為什麼會特別去跟王簽長約規避仲裁呢?拿長約規避仲裁並不是Yankees會做的事。
所以我又要把這篇講薪資仲裁的舊文搬出來了XD
如果該udn球評講的是Twins,那更好笑。之所以會有人認為程咬金Santana換王有那麼一丁點的合理性,就是因為他們認為王比較便宜,Twins可以省錢。啊這球評又說Twins拿了王之後要開起碼長度四年總值超過$40M的大合約綁王,不但這支球隊當年綁Santana還沒花這麼多錢(2005年他們跟Santana簽的是四年總值$39.25M),且這樣子他們付給王的薪水就只比付給Santana少$3M了…就為了一年省$3M值得一換一?聽起來就是一整個蠢。
王明年會不會被交易走,誰都不敢說明白,誰知道後Torre時代這支球隊會有怎樣的人事大地震。不過我覺得可能性不高,這支球隊欠先發投手,近幾年自由市場上又難找好貨,王至少證明他可以在這支球隊的rotation佔一席之地,Yankees用相對低價明年留住王的可能性比將他交易掉要大的多。
那麼,王建民進薪資仲裁,是不是明年年薪會如同這位友站作者寫的一樣約是200~250萬美票?跟我的預測差不了太遠,我是估大約250~350萬之間,但不看好能超過300萬。
理由很簡單,薪資仲裁的運作方式除了球團出一個價、球員出一個價、兩邊沒辦法達成協議就丟給仲裁庭二選一外,仲裁官用以判斷球員薪資的依據是關鍵。
這個關鍵就是「這個球員先前領多少錢?」、「跟這個球員比較基準相當的其他人領多少錢?」。
而後面這一點還可以再詳細一點說,要說兩個球員基準相當,不但是看成績差不多,還要看這兩人是不是有差不多的大聯盟年資。所以你不能說啊這個球員投得跟今年年薪超過$10M的Ted Lilly差不多,所以這個剛進仲裁的人一開始就可以喊$10M。Lilly是進FA簽到這種大約的,仲裁庭不看年資差這麼多,以王的case,仲裁官只會看跟他一樣處在super 2或年資3至4年,然後投出差不多生涯成績的其他投手。
舉一些上個季末首度進salary arbitration的選手,雙方開的價碼︰
Joe Mauer,球員開$4.5M,球團開$3.3M,最後簽4年$33M
Justin Morneau,球員開$5M,球團開$4M,最後簽1年$4.5M
Justin Duchscherer,球員開$1.45M,球團開$0.925M,最後簽1年$1.1875M
J.J. Putz,球員開$3.6M,球團開$2.6M,最後簽3年$13.1M
Alex Rios,球員開$3.1M,球團開$2M,最後簽1年$2.535M
Miguel Cabrera,球員開$7.4M,球團開$6.7M,球員贏仲裁
Chris Capuano,球員開$3.7M,球團開$2.8M,最後簽1年$3.25M
Bill Hall,球員開$4.125M,球團開$3M,最後簽4年$24M
Chase Utley,球員開$6.25M,球團開$4.5M,最後簽7年$85M
Jose Castillo,球員開$2.2M,球團開$1.8M,最後簽1年$1.8M
Adam LaRoche,球員開$3.7M,球團開$2.8M,最後簽1年$3.4M
Freddy Sanchez,球員開$3.1M,球團開$2.15M,最後簽1年$2.75M
Chad Cordero,球員開$4.15M,球團開$3.65M,球員贏仲裁
如果說我們參考Aaron Harang和Chris Capuano來修正王進仲裁可能拿的薪資,就可以知道順利的話大概可以拿$3.xxM。三百多萬年薪就第一次進仲裁的球員來說很好了,我們不可以去跟被認定為超強者的Joe Mauer、Justin Morneau還有Miguel Cabrera比啊。
可是我覺得王可能拿不到三百萬的不確定因素在張嘉元-_-
從年初換約的事情我們就知道,這個經紀人對美國職棒運作方式顯然不是很清楚。他在年初時耍靠北不爽簽只是讓王損失了幾萬年薪而已,但薪資仲裁裡仲裁官不能自己喊個價格,他們只是比較勞資雙方開的價哪方比較合理。所以打個比方說Yankees開$2.8M,然後張嘉元開$7M,那這樣不但不可能在庭外和解,真的一進仲裁庭大家用腳想就知道球團方一定勝。
所以,王明年能不能領超過$3M年薪,我覺得是取決於張嘉元的腦,而不是任何其他人可以控制的。我只能說用他的表現還有過去仲裁的結果來說,他有相當的機會(勝場數還是會被某些人列入accounts的,就算他今年run support超過七分…喔,去年我是不是寫過東西駁斥過有某些鄉民說王很衰隊友都不幫他打分的?),但經紀人到時會喊什麼價格,我們沒有前例可循也不知道張嘉元腦袋裡裝什麼,只是從年初王沒換約的教訓來看,我不太樂觀。
最後,誰能告訴我這個「udn知名球評」是誰啊?XD
- Oct 20 Sat 2007 00:01
Joe Torre done as the Yanks manager!?
老實說不知道是不是該這麼早就寫這篇,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兩年前我曾經發過這篇文章慶祝Macha爺甲賽,但過了十天後綠帽竟然又把他簽了回去…orz
那麼,啊其實這次也還不是百分之百確定Joe Torre一定走人,新聞說的只是他拒絕了Yankees提出的續約條件而已。所以搞不好現在寫了,過一陣子後這段話還是要吐回去-_-
可是想說反正就灌個水,那就來談一談好了。我只能說Torre已經錯過上策的時機點,但這決定起碼算個中計。
雖然他是敵隊的前總教練,雖然他近幾年在季後賽的失利讓部份人對他的調度能力有些不以為然,但不可否認,就當今棒球界來講,他是一個值得讓大家給他對等敬意的人物。或許當12年總教練打進12次季後賽不算什麼(畢竟他帶的球隊是四處買人的邪惡帝國),可是能夠壓住這一群金光閃閃的傢伙,還讓這些人都服他(喔,我知道有人不服他,不過Gary Sheffield的意見基本上大家請當沒聽到),我想單靠紐約媒體抹黑壞孩子是不夠的。最近幾年雖然每年都上演「Joe Torre回來吧~」的肥皂劇,不過老實說這種個人魅力也不是一般人辦得到。
在此聲明,我杜爛的是跟人渣同隊的人,Torre已經不在該隊,所以現在我也對他評價比較持平。另外,12年當總教練打進12次季後賽之所以我沒把它看的特別高,是因為同時代有一個能帶蝦兵蟹將打季後賽,直到去年才破功的Bobby Cox。
其實我一直認為去年Joe Torre就應該主動跳出來喊退休,那是對他來說最好的離去時機。一個帶領球隊拿下四次冠軍的總教頭這一年先是游走在被火掉邊緣,球季開打了又被老闆釘成那個樣子,三天兩頭就有會不會被提前火掉的傳聞,誰看了都嘛會覺得有點不值,真的要說,這就好像是我們看到伊澤千夏去拍某部潮○片一樣令人不捨啊!他應該在去年還剩一年合約時就瀟灑走人,連續兩次第一輪出局的結局完全會被他過往功績蓋掉,而且昭告全世界是他開除老闆,不是老闆開除他。所謂的名教頭雖然無法像Sandy Koufax那樣在生涯高峰就急流勇退,卻也不至於留下一攤不是很好的攤子,一個有遺憾的教練生涯,畢竟那時他要冒的險就是哪天會被球團趕跑,對這種德高望重十餘年來又立下汗馬功勞的人來說受到這種待遇滿差的。
結果變成這樣,其實在這裡還是要為雙方的處理方式鼓個掌,而且這看起來並不是刻意作戲的。
我想The Boss應該在Yankees的meeting裡仍然佔主導地位,說不把Joe Torre帶回,只是會拖這麼多天不見得是角力,也有可能是他們可能選擇要用什麼樣的方案達成一個對球隊損害最小的方案,如果在meeting後只是公佈撤換總教練,雖然可以說一切是business導向,而一支球隊或許在這種第一輪連三次被掃台的情況下,也可以說咱們要試著換新血帶頭,改走走別的路看會不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只是這個case是能在大蘋果受愛戴的Joe Torre,接手兵符後每年都進季後賽且拿下四次冠軍的Joe Torre,直接說我們不跟他續約了並不是好的處理方法。
這次Joe Torre收到的合約是$5M年薪,如果季後賽每過一輪就加$1M,如果打到世界大賽就自動續約的一年契約。比起他前一個最後一年可拿$7.5M的合約是縮水不少,而且這種獎勵條款也亂嚴苛的,恐怕史上最苛吧,有些時候很帥的游擊手隊長在季後賽時突然從拿手套的雙殺製造機變成拿球棒的雙殺製造機,放給他打搞不好間接導致球隊被淘汰,當總教練的難道把他換下來嗎?有的時候打不進去下一輪真的就是時運不濟,或技不如人罷了,很少有像Ken Macha這種有能力大幅度傷害球隊的情況。
不過這種約就是擺明了「我對你最近季後賽的表現不滿意,所以我覺得你的價值只有先前的三分之二,而且只給你一年機會留校察看,不過如果你能把球隊帶到世界大賽去證明我看錯了,那我還你應得的身價,也再跟你續前緣」。
一句話來說就是「你要靠明年拿冠軍來證明你夠行」。
Torre的腦袋還很清楚,他還是飛去Tampa跟老闆做做面對面會談,然後保住他的名聲,拒絕了合約。
要是他答應接下來,明年又沒辦法拿到冠軍,那到時就難看了。不過這樣情況也只是說這不是球團不要Torre回鍋,只是雙方合約談不攏,所以先前那些進FA的靠北人不能再拿Torre要脅Yankees。
事不過三,「Joe Torre回來吧~」肥皂劇是不應該再演第三次了,這連續劇走到這一步收尾,雖然多拖了十集,但收的也還不錯啦。唯一讓人感到遺憾的就是Reds動作太快了,他們如果不要那麼早把牙籤人Dusty Baker簽去當總教頭,搞不好牙籤會成為Yanks manager的熱門人選之一耶XD
- Oct 10 Wed 2007 01:05
台灣鄉民指王建民放水!
真要說鄉民會比較讓人不爽的地方,就在於所謂的「放水論」。
這是什麼東西呢?就是說被廣大鄉民認定的強隊,只要在季後賽裡輸球,這些鄉民就會說「他們一定是故意輸的,因為要這樣子才能多打幾場比賽,增加門票收入」。記得從當年Chicago Bulls還由某2A球員領軍時,我就常聽到那堆鄉民這樣說,反正只要2A球員的隊沒打贏比賽,就一定是對手耍賤,或是這個球員覺得太快收拾對手會減少收入,所以故意放水。
有這樣想的鄉民,也難怪這個國家的體育常有涉賭放水問題了。
首先,球隊多打幾場比賽增加收入,跟場上球員有關係嗎?收門票的是球團,可是場上打球的是球員,而球團會對球員說「你們只要能多打幾場比賽,就給你們加薪或給獎金」嗎?是球員季後賽過關斬將,最好拿下冠軍,球團才會多給甜頭吧-_-
所以要球員放著有希望打贏的比賽不打贏,卻要故意放水增加季後賽比賽場數,對球員有什麼好處啊?只是增加他們拿不到冠軍的機會而已,門票收入又不會給他們抽成。
再說,其實這種指稱自己支持的球隊會故意輸球的說法,根本就是認定這支球隊球員放水!一支球隊的球迷會告訴大家說「我支持球隊的球星都會放水喔,還都放季後賽呢」嗎?真的是球迷的話,反而會去修理講這種話毀謗那些球員的人吧。所以會講這種話的人都是牆頭草假球迷,在運動界裡被視為死罪一條的放水竟然公然拿出來講,以前是說某2A球員領軍的籃球隊放水,現在是說王建民所屬的球隊放水,不知道如果打到第四戰Yankees是二勝一敗的話,他們會不會說王建民打放水球故意讓這系列戰打入第五場。
其實這種放水說有多不可靠,只要算一下就可以了。假定兩支勢均力敵的球隊交鋒,實力接近到打100場兩邊可以互拿50勝。在五戰三勝的系列戰裡打完前三場A隊以2勝1負領先好了,那A隊故意放水放掉第四戰,打贏這個系列戰的機率會減多少?
原本A隊的勝算是0.5 + (0.5 x 0.5) = 75%,可是如果A隊為了打第五戰故意放水輸第四場,那勝算就會跌到只有50%,足足掉了25%!值得為了一兩場的票房犧牲掉1/4晉級的機會嗎?我可不知道打季後賽晉級的價值那麼低。
更別提,就這個五戰三勝的系列戰裡,以Indians先打贏兩場的情況下,故意輸兩場的話那勝率差距就更大了。先前更有鄉民說Yankees是故意輸前兩戰的,喔,賭這麼大,而且真的要這樣輸的話那王建民一定是放水人之一,這種指控也講的出來,嗯?
何況如果是籠球這種每一場比賽先發陣容可以都一樣的就算了,棒球每一場光先發投手就不同了,這是一個更大的變數。以Yankees vs Indians的對戰組合來說,打Paul Byrd跟打C.C. Sabathia的比賽強度一樣嗎?
不過呢,那些人愛說王建民放水就隨他們說吧,反正嘴長在這些人臉上嘛XD